近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的《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刊登關于大博醫療研發“智”造專題報道。講述大博醫療如何通過強化醫療器械研發設計能力、檢測分析能力建設,真正實現從“制造”向“智造”轉變,力求打造一個國內一流的研發設計制造服務融合平臺。以下為報道全文:
近年來,國家醫改政策不斷推進,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長,高值醫用耗材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同時由于國產品牌性能與質量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不斷得到提升,其原材料及研發、生產技術水平隨之實現良性循環,進口替代成為趨勢。
而對于我國高值醫用耗材領域來說,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可以補齊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品牌管理等短板環節,加快提高產業鏈水平,培育持續發展新動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繼而進一步加快進口替代的進程。
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近年來,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斷向數字化、個性化、微創化、精確化和智能化發展,聚焦醫療器械研發設計制造服務融合發展,通過強化醫療器械研發設計能力、檢測分析能力建設,真正實現從“制造”向“智造”轉變,力求打造一個國內一流的研發設計制造服務融合平臺。
﹀
雙線著力,以數字化驅動業態變革
大博醫療副總經理盧忠煒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張,踐行兩業融合,沉淀和應用數字化能力,改善生產、流通、營銷等各個板塊的高成本及低效率環節,這將是企業必經之路,也是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大博醫療自啟動全面數字化轉型工作以來,通過大量的前期調研、顧問咨詢、業務梳理、問題整理、規劃編制等方面的工作,制定數字化戰略,從智能制造與數據治理雙線著力,以用促建,積極布局主數據管理平臺、智能制造管理平臺、質量信息系統等。目前已有部分項目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一方面,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大力發展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應用,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通過自動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響應國家醫保政策,更好地減輕醫保壓力,更好地服務患者。
公司通過引進自動化生產線、產品規格整合等一系列戰略提升措施,不僅提升了設備自動化率,而且減少了生產用工數量。
與此同時,大博醫療布局生產過程的數字化運營,加速推進生產過程的精益化、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規范生產全過程:借助MES系統,實現了系統排產、數據自動抓取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數據準確性,找出管理改進點,提高了管理水平;通過自動檢測設備,及時發現并剔除不良品,不僅提高了產品合格率,也減少了其流入下一道工序造成的浪費。
另一方面,大博醫療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發展應用平臺體系,推動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連接,完善協同應用生態,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務體系。
大博醫療企業研發項目管理系統于2021年8月上線,通過建立統一信息化平臺,實現對研發項目的系統性管理,項目成員之間協同辦公,保證信息的對稱性和及時性,降低項目各項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實現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過程管控,做到項目管理過程可追溯,項目管理人員可隨時查看項目進度,把控整體的項目進度;沉淀項目知識和項目經驗,建立相關的知識庫,提升項目成員的技術能力和工作素養。
另外,根據ERP系統中的庫存明細表,公司可以結合安全庫存、最低補貨點、材料、機臺負荷、人員等相關情況,合并發放工單,同時結合機臺情況,為各生產車間生產計劃的執行和調整提供參考。
夯實研發實力,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
打造研發設計制造服務融合平臺
產品檢驗檢測在醫療器械產品全生命周期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保障醫療器械產品在上市的時候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檢驗檢測是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升級的重要一環,對推動產業升級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為強化研發設計服務和制造業有機融合,大博醫療瞄準轉型升級關鍵環節和突出短板,強化檢測分析能力建設,并對外提供相關服務,進而發揮企業示范效應,推動研發設計服務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互促共進。
廈門醫療器械研發檢測中心是大博醫療聯合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投資設立的廈門外科醫療器械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研發檢測中心以廈門市骨科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骨科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主要對外提供外科醫療器械檢測、注冊認證、產品設計、模擬分析和專業技術培訓等服務,對幫助廈門市外科醫療器械企業解決在研發、測試、設計及符合法規等方面困難,縮短企業的產品研發周期,提升產品研發水平等十分有益。
大博醫療孵化醫療器械專用滅菌平臺——博創中安滅菌站,計劃2022年底試營運,提供專業的環氧乙烷滅菌技術研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轉讓等閉環的服務,助力醫療器械行業更加高效、安全和創新地發展。
除此之外,基于公司未來研發戰略發展布局和助力福建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角度考慮,大博醫療還擬孵化1家臨床前大動物實驗研究平臺,平臺計劃于2023年3月份投入運營,將按照國際GLP質量管理標準和AAALAC運作標準建立,可進行外科器械及心血管、骨科、支氣管等植入/介入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滿足骨科、齒科、外科等動物實驗研究。
平臺建設完成后,可為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及科研單位提供定制化的實驗方案,及時執行相關的動物實驗及各項指標檢測,借此加速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和科研單位的新材料研發進程,帶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鏈的發展并推動其國際化發展進程。
閩公網安備 350205020001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