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雕刻機的每臺數控機床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其元器件或機械部件難免會出現一些損壞或故障現象。對于這種高精度、高效益又比較昂貴的設備,要延長元器件的使用壽命和零部件的磨損周期,預防各種故障,特別是將惡性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提高數控機床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和使用壽命,就需要做好預防性維護工作。
立體雕刻機的維護與保養主要包括機床的使用規范、機械部件的維護、數控系統的維護三個部分
一、立體雕刻機使用規范
1.機床的使用規范
(1)切削用量的選擇范圍(以 JDHMS350為例)
1)鋼類材料的硬度在10HRC以下的最大切削效率為4.8cm3/min,25~35HRC的材料最大切削效率2.4cm3/mn,35~40HRC的材料最大切削效率為1.2cm/mn。新材料試切時,采用從小到大的次序,刀具直徑范圍為0.5~10.0mm
2)紫銅、鋁合金材料的最大切削效率為14.4cm23/min,刀具直徑范圍為0.3~12.0mm
3)59黃銅材料的最大切削效率為8.0cm3/min,刀具直徑范圍為0.2~12.0mm。
4)ABS、代木的最大切削效率為18.0cm3/min,刀具直徑范圍為0.2~12.0mm。
5)當刀具的裝夾長度大于5倍的直徑時,將切削量減少50%
6)主軸的轉速范圍是2000~15000r/min,建議的轉速范圍是2100~15000r/min
1)在金屬材料的粗加工過程中,如果刀具直徑超過0.5mm,必須采用斜線下刀方式,下刀角度為0.5°~1°,材料越硬,角度越小。
2)設置切削用量時,請參考每種機床的推薦切削用量表。
3)計算路徑的刀具名稱必須和幾何形狀一致,不要隨意定義刀具名稱。
4)路徑計算完成后,要養成使用路徑分析功能的習慣,預先避免出現路徑過切現象。
5)路徑計算完成后,要養成使用干涉檢查功能的習慣,避免因為刀具裝夾長度過短而引起的螺母或電動機端面的干涉。
6)計算路徑時,要養成使用圖形聚中功能的習慣,避免因為路徑輸出原點引發路徑錯位的現象。
7)合理分配不同工序的切削量和殘留量,提高路徑的平均效率。關于刀具路徑編程基礎知識可參見本書第一部分第4章繪圖與編程基礎知識。
(3)EN3D操作規范
1)在EN3D中調入加工路徑后,習慣性地檢查路徑的加工范圍以及使用的刀具,避免出現加工超行程的現象。
2)更換加工文件和刀具后,要養成試切的習慣,避免路徑出現扎刀現象。
3)試切的方法是將Z軸工件原點減小到安全高度后開始加工,如果加工正常,恢復正確高度開始加工。